重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来源:中国环境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9天前 | 6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重庆市部分区县积极探索特色“两山”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推进“两山”转化。


护绿扩绿  守护生态本底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北纬30度,拥有横跨7个地质年代、城峡相拥10公里、垂直落差500米的城市大峡谷,群山泼黛,碧水潺潺,入目是绿,抬头见蓝,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向记者表示,黔江区以阿蓬江流域生态修复纳入重大区域战略为抓手,深化河长制、林长制、生态补偿等改革创新,实施“一江两岸”绿化美化修复行动,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牢牢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此外,黔江区还持续加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境、重要鸟类迁徙通道、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生存环境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开展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监测及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强化完善禁渔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等,不断提升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


黔江向西,是素有“渝黔喉襟、巴渝险要、渝湘要冲”的南川区,这里的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锶,是我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的南川区。


在南川区,这里实施了最为严格的林地、森林、湿地保护,划定生态红线总面积445.0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7.1%。南川区一体推进“九治”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天然林保护、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等一系列森林提质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创建“国家森林乡村”,建成黎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


近年来,南川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左右。藻渡河、蒲河、芦沟溪、黎香溪、大溪河出境断面平均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大溪河上榜“重庆市最美河流”,48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乡土壤安全利用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天蓝、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面,“画与生态”都在自然里。


逐绿兴绿,加快绿色转型。


良好的绿色本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严作峰向记者介绍,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南川区全力推动文旅康养、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文旅康养产业新格局,培育壮大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和农旅融合游“四大业态”。建设绿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332”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力创建重庆市级高新区,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南川米、大树茶、蓝莓、方竹笋、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南川米订制化生产、蓝莓集群化种植、大树茶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目前,培育出金佛山方竹笋等6个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打造新加坡‘福善德金山红’红茶国际品牌,南川米、南川玄参、南川蓝莓已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严作峰介绍,“南川大树茶”产品更是荣获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德隆镇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茶树村年产大树茶鲜叶近20万斤,带动茶农户均增收5万多元,大树茶成了村民的“致富树”。


黔江区也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金链条”培育范围。


黔江区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获批重庆市首批、渝东南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县,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低息贷款6.5亿元。3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16家企业进入市级绿色工厂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我们持续推进绿色能源转型,通威光伏发电站、五福岭风电场、麒麟风电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24.5万千瓦。


“两山”转化  绿水青山藏“金”


重庆市武隆区是著名的旅游区,与黔江区一样,当地着力发展生态经济,让绿水青山生态“颜值”转换为金山银山市场“价值”,全区生态经济占GDP比重达73%以上,“生态资源”到“幸福资本”的转化初见成效。


“武隆区在重庆市率先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经测算总值为2393亿元。”武隆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尚胤介绍,武隆区创新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望成为全国首批文旅类REITs产品上市发行。积极提升生态资产品牌价值,喀斯特旅游价值评估超过303亿元。


武隆区还努力从资金、政策、服务上为生态经济发展注入活水。用好碳减排等绿色金融政策,发行绿色贷款102亿元,完成重庆市首笔绿色金融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5000万元。同时,充分依托丰富的页岩气、水能、风能等能源资源,加快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实现清洁能源装机163.5万千瓦、占全市比重达到12%,是重庆市清洁能源重要供应基地。


此外,武隆区还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建立“2332”制造业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实施白马航电、页岩气勘探开发、抽水蓄能等一批重大项目,以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产业加快发展。发展壮大生态服务业。发展特色餐饮店、旅游民宿、生态农家乐等住餐企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提升游客“食、宿、景、游”沉浸式体验感,让游客变“留客”。突出新质生产力培育,创建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引进傲得航空飞行器制造、亿航航空科技智能制造及应用等项目,固定翼飞机、重载无人机实现“武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