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隐形生产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守护好生物多样性,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是“绿水青山”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源头活水。
遗传多样性诠释了“绿水青山”的基因密码。遗传多样性是生物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更是“绿水青山”的基因素材库。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相比,遗传多样性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容易被忽略。保护遗传多样性,就要健全完善种质资源库(圃)、保种场、活体基因库等为主体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加快构建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类生物的基因库网。
物种多样性丰富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内涵。丰富多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使地球充满生机,直接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保护物种多样性,就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广泛开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构建功能完备的生态廊道,推进珍稀濒危物种、旗舰物种和极小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不断扩容生物资源宝库,让“绿水青山”的家底越来越丰厚。
生态系统多样性搭建了“绿水青山”的整体架构。生态系统多样性构建起自然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生命共同体。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要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要素,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针,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绿水青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两山”转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生态保护监管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但也要看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两山”转化方面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主观认识需转变。有的地方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位理解不深,思想上还处在“要我保护”的阶段。有的地方低估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认为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收慢,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短视思想。
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对标《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可持续利用目标,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水平仍然较低,其蕴含的生态价值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方面,生物资源的收集编目力度不足,地方传统优良品种面临丧失的危险,品种的分子鉴定和优良优异性状基因挖掘仍需加强。另一方面,部分生态产业仍处于生态产品粗加工的初级阶段,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较低,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值规模小等问题。
产业能级相对较低。一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转化路径主要以农文旅项目为主,存在模式较为单一、个性特色不突出、产品类型同质化的问题。产业融合度低,各类资源、产品的整合与协同力度不足,产业市场散、品牌乱、竞争力弱,对地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不强。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发挥生物的“多样性”特点,拓展产业发展新形态、激发新动能。
配套政策仍需健全。目前,支撑生物多样性助推“两山”转化的政策制度尚未建立,相关部门、区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商和工作衔接。生物多样性未能融入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利用体系,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等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同时,一些地方在资金投入、金融支持、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的力度仍需加强。
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路径,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要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两山”转化的体系,着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实现生物多样性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聚焦主流化,构建保护利用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纳入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战略统筹安排,健全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建立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等制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企业生产全链条,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企业样板,引导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厚植自然资本”的价值导向。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体系和教育体系,有效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大格局。
聚焦产业化,构建价值增值体系。产业化是生物多样性价值实现的核心环节,可通过农林牧渔、生态旅游等推动生物资源转化为绿色产品溢价。加强物种资源调查和收集,进一步挖掘开发特色种质资源和地方品种,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力度,以优质农产品带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开展生物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在特色种质资源性状精准鉴定、育种、生物提取等关键技术环节上创新突破,以现代技术推动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发挥地方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自然研学等产业多元化发展,让“好生态变成好产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聚焦特色化,构建品牌矩阵体系。特色化是破除单一化、同质化的关键手段,有利于推动生态产品特色化发展、品牌化打造。要充分挖掘地方生态资源优势,融入农耕、节庆、历史等文化内涵,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康养休闲、自然研学等生态产品品牌。提高龙头企业品牌发展能力,引领带动地区产品转化增值、产业提档升级。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构建政府与企业共同营建、产业带动力强、市场号召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区域生物多样性品牌矩阵体系,带动地方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
聚焦制度化,构建政策保障体系。制度化是畅通生物多样性助推“两山”转化路径的有力保障。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推动多层级、部门间、区域内的协同联动,统筹协调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构建行之有效、各方认可的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办法,科学量化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推动交易、抵押和变现。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制度,加强对遗传资源及其相关新兴生物技术产品的登记和来源管理,保护遗传资源相关主体的利益。统筹财政资源,加大政策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种质资源调查、鉴定和繁育等技术研究,强化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