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无废城市”建设获好评
来源:中国环境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94天前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广东省科协举办的粤港澳“无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研讨会在江门开平举行。会议以“‘双碳’目标下固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江门市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江门样板》为题作主旨报告,该报告受到热烈反响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自2021年江门市先后被列入广东省和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以来,江门市将“无废城市”建设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办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推进,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等多方共同努力,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管理,逐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江门样板”。


“四大体系”推动减废降碳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由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分管市领导靠前指挥、6个工作专班牵头抓总,30个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1+6+N”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57项建设指标稳步推进。


“新制定出台20多项固废领域政策文件,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治废制度体系;加快固废处置设施建设,全市危废和一般工业固废处理能力分别突破100万吨/年和300万吨/年,形成了开放有序的固废处理市场体系;创新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离子飞灰处置等技术研发,构建了创新多元的技术体系;实行固废管理远程监控、线上执法和电子台账管理,构建了严格高效的监管体系。”


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江门市建立了“四大体系”,形成了具有江门特色的建设经验。


“三项创新”贯彻无废理念


在工作中,江门市勇于创新,从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为“无废城市”建设赋能。


江门在全省首创一般工业固废电子联单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重点类别一般工业固废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江门市在平台注册的一般工业固废产废企业1400多家,收集处置单位80家,年收集处理一般工业污泥、低值工业固废、废铸造砂的能力分别达130万吨、86万吨、20万吨,有效提升了一般工业固废综合管理水平。


在全省率先运用等离子及高温煅烧技术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推动国发环保新材料(江门)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煅烧处置项目以及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等离子焚烧处置项目建设,有效破解“双区”建设中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困境。


创新“无废金融”模式,江门出台广东省首个金融领域“无废城市”支持文件《江门市绿色金融支持“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实施12项金融支持具体措施,为固体废物处理及利用产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创新金融产品。


“两条特色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


江门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将无废理念融进产业发展中,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江门打造“新能源电池无废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全市布局44个废旧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废旧电池再生利用企业投产7家,设计产能超50万吨/年,形成了原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以及电池研发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产业链。该项工作还在2023年全国无废城市大会上作为地方典型经验案例获得生态环境部肯定。


打造“无废陈皮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模式。为解决新会陈皮传统加工方式将果肉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江门市从加强管理、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等多方面入手,推动了7个柑果肉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加工处理能力超15万吨,让原本被丢弃的柑果肉变废为宝,打通新会柑全量利用价值链。


在今年开展的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效评估中,江门市57项建设指标已全部达到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目标要求,其中7项指标达到省内甚至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推动了五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成运行,实现了全域生活垃圾零填埋,成功创建了155个“无废城市细胞”,3个地方经验亮点模式入选广东省试点典型经验模式。江门在全省第一批11个试点城市建设成效评估中与广州、深圳并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