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千万吨污水“洗白复绿”整治侧记
来源:中国环境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05天前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瓜埠山畔,火山湖面波光粼粼,九月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瓜埠的一水一山照得透亮,水清似镜,景色宜人。远处,青山叠翠,群峦环绕下,稻田里的绿浪此起彼伏;近处,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一盏盏漂亮的路灯、一幢幢青砖白墙的楼房,一派宜人的“溪水潺湲绕林间,绿野平畴花果鲜,乡村发展焕新颜,青山碧水醉心弦”新农村图景。


长江环保集团以农污治理为切入口,与南京市深化战略合作,共同签署南京市六合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PPP项目(以下简称“六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20.67亿元,正式运营期20年,既是先行先试以系统性思维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一步“先手棋”,也是打通可复制、可持续农污治理新模式的有效路径,推动企地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一步“关键棋”,被列入江苏省重大生态环保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如何探寻绿色最优解?六合项目给出了答案,六合区金牛湖街道八百桥社区洼州农污处理站内,干净开阔的道路、整齐划一的围栏、标识清晰的设备、错落有致的绿植......伴随着治水工作的推进,六合全域9个街镇正在加速“绿色崛起”。3000余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已经铺设完工,覆盖全区1500平方公里的4000余座农污处理设施也已完工,地上的每个排水管道井口和对应的设备都有了清晰的标识。2395个自然村涉排农户完成纳管,污水管网质量和农污收集效能明显提升,自项目建成以来,六合全区已处理污水量达2156万吨,相当于1万多个游泳池储水量或四个玄武湖的蓄水量,农业污水实现了“零排放”。


狠抓治污能力提升,项目公司还从源头治理着手,项目建设期间,实施了全方位管道体检。技术人员聚精会神的繁忙作业,他们有的操控电脑,有的疏导缆绳,一台台机器人探测器正在对深埋地下的污水管道进行“体检”。“这些机器人就是‘CCTV’管道影像检测设备,它是一个带摄像头和照明灯的有线爬行器,通过主控制器和操纵电缆盘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操控,避免了传统‘开膛破肚’方式,实现少开挖甚至零开挖,大大减少工程量和工程难度”。针对先前实施机构建设的部分存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的突出问题,六合项目配合相关方开展评估和移交工作,一揽子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资费高、部分设施“重建轻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等历史遗留问题,避免了“白天晒太阳,晚上数星星”的处境。


农污治理“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运营”。在六合经济开发区科创园内,下午1点,农村污水设施管控信息中心的调度主管刘书豪正紧盯一张“数字大屏”,实时远程监管着六合全区40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今日污水处理量1.3万吨,均实现达标排放。”通过数字大屏,六合项目可以掌握污水处理设施的分布,每个设施的污水处理量、处理水质,日常工作人员的巡检情况等,一旦因偷排漏排、管网破损而出现水位告警,系统立即警报,并通过视频研判处理,形成了完整闭环,运维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六合项目设施多、范围广,位置分散、运维管理难度大,传统运维方式下实现全区设施的监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六合项目负责人陈浩说道,“于是,我们聚焦数字赋能,建设并运行农村污水设施管控平台,通过视频监控、超声波位仪、流量计等感知设备,随时监测并显示地下管网水位和处理设施等实时数据和视频画面,从点到面,实现设备运行监控、风险隐患预警、故障问题处理等智慧化联动管理,实现对事件问题的预警、追溯、处理、跟踪等全过程监管。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保障了运维安全稳定高效。”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既顺应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也能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支撑,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路径。


“污水收集处理好了,我们的村子就更美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瓜埠中心社区园农村村民张金龙笑着说到。“过去,我们街道家家户户污水都是直接排入临近沟渠,水面漂浮着绿绿的青苔,散发着阵阵刺鼻恶臭,水渠旁更是杂草丛生、蚊虫滋生,到了夏天更是味道刺鼻。现在村民家里的洗菜池、洗手台、化粪池、浴室都接入了污水管道,彻底解决了农村污水“直排、散排、乱排”问题,村里蚊虫少多了,水也干净了,环境明显改善了,真是太感谢区政府牵头和负责农污治理的企业了。”六合区金牛湖街道环保办张永维对农污治理成效感慨不已。六合项目实施以来,以实现六合区水美民富为目标,践行“水清岸绿”的生态承诺,曾经六合农村“直排、散排、乱排”现象得到根本整治遏制,黑臭水体得到消除净化,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六合项目公司也收到了9个街道相关方送来的锦旗。